查看原文
其他

陈茂山:为江河代言、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守护水安全

陈茂山,陈 博 中国水利杂志 2022-05-27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发出了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水新思路,要准确把握水利所处的历史方位,自觉肩负水利人新的历史使命,这就是“为江河代言、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守护水安全”。
为江河代言
1.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要求“为江河代言”
当前,我国地理气候环境决定的水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老问题仍有待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给我国治水提出了崭新课题。
治理江河湖泊,破解新老水问题,要求我们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摒弃单向、不加限制地开发利用江河的思维定式,自觉把人、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对立的双方,自觉站在江河立场“为江河代言”,尊重江河自然规律,更加注重探索、掌握和运用规律,进而找到科学的治理之道。
只有自觉“为江河代言”,才能够以批判性态度重新审视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准确判定涉水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为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提供基本依据和遵循,进而加快构建人水和谐的涉水行为规范体系,标本兼治解决新老水问题。
2.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江河代言” 
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的“底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成绩斐然,但长期大规模粗放型发展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带来一系列问题。部分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河川断流、地下水超采、湖泊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丧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重生态问题。河川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
一方面,显性水问题已部分演化为隐性的水资源可持续问题,部分河流无水可用、部分地区严重超采深层地下水,直接影响当代甚至下一代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另一方面,水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突出瓶颈制约,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这要求我们站在更长远的时间尺度、更宽广的空间尺度、更多元化的主体维度,自觉“为江河代言”,修复江河生态功能,畅通水循环通道,恢复水供给能力,增强水的可持续性,以水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南水北调东线/张元一

3.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为江河代言”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每一条江河、每一个湖泊都是自成体系的自然系统,由源头、干支流、湿地、河口尾闾等组成连续贯通的水系,并且与汇流范围内的山体、土壤、森林及其维系的生物多样性共生共存,构成互相耦合的生态系统,具有完整的生命形态和生态伦理。江河无言,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水利人必须自觉做江河代言人,从自然系统的整体角度看待江河湖泊,贯通自然系统各要素和功能,时刻关注、监测江河的水多、水少、水脏、水浑问题,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江河,像对待社会伦理一样对待江河生态伦理,始终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

“为江河代言”,就是要自觉成为江河的代言人,把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态功能放在更重要位置,自觉调整人的不合理涉水行为、纠正人的错误涉水行为,从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立场来变革调整治水的目标方向,确定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安排部署具体工作。

关键是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刚性约束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处理好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关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治草统筹起来,把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协同起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和谐共生。

为人民造福
1.建设“幸福河”的核心要义和本质内涵是“为人民造福”

早在延安时期,为解决党中央驻地——枣园周围1400亩土地的灌溉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带领部队和群众修建了边区第一条长渠,群众亲切地称其为“幸福渠”。新时代,为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这不仅是对黄河治理保护的时代要求,也是对全国江河治理保护的时代要求。对于黄河而言,“幸福河”就是大堤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就是保障流域内4.2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就是满足中华民族对黄河母亲河强烈的情感寄托。对于全国江河而言,“幸福河”就是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从“幸福渠”到“幸福河”,从人工修渠到大江大河治理保护,其本质内涵都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都是为人民造福,这是党领导下水利事业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2.自古以来我国水利事业的根本使命是“为人民造福”
我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兴修水利,取江河之利为民所用,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增加物质财富积累,实现民富国强,是长期以来我国水利事业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和基本逻辑。数千年来,我国修建了一大批防洪、灌溉和航运工程,包括黄河大堤、荆江大堤、都江堰、郑国渠、木兰陂、京杭大运河等,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造福当代,又泽被后世。一代又一代的治水名人,从大禹、孙叔敖、李冰、王景,到范仲淹、白居易、苏轼、郭守敬、林则徐等,他们抱持强烈的为民情怀,开渠筑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下的水利事业朝着有计划有规模的方向大幅度迈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水利大会战,从开凿人间天河红旗渠到建设国之重器三峡水利枢纽和南水北调战略工程,从大规模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到精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兴利除害,造福人民。
如泰运河风光/王曼玉
3.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为人民造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人民的立场寻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越来越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已经成为治水矛盾的主要方面。水利人要自觉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和治水主要矛盾变化,自觉站在人民立场,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呼声,下大力气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利益问题,以实实在在成效造福于民。

“为人民造福”,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水利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要,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键是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需求导向。人民群众对涉水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以前关注“有没有”,现在更多关注“好不好”。水利工作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精准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逐步升级的涉水需求,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水利工作的重要标准。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水利工作必须适应治水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新老水问题,及时转变治水思路和方式方法,把是否有利于解决新老水问题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努力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里的水”,不断夯实水利基础支撑,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治水成效。

为国家守护水安全
1.水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决定了治水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统一兴盛至关重要。纵观我国历史,不少王朝更迭兴衰跟水情有很大关系,水情决定农业丰歉,农业丰歉决定社会安稳。历朝历代出现的盛世局面,无不得益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益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反过来,水的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国家稳定,甚至造成政权更替。明崇祯大旱持续7年(1637—1643年),波及20个省,“累岁奇荒,山焦水竭、草死木枯……瘟疫大作,死徒靡依”,严重干旱导致经济全面崩溃,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进入21世纪,资源、环境等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安全内容,水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了包括水安全、生态安全在内的非传统安全理论。他强调,水可以兴国富民,也可能衰国害民;兴水利、除水害,古今中外,都是治国大事;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规模扩大,水的刚性约束总体趋紧,安全风险持续增加,必须打破水资源的瓶颈制约,守护好水安全,实现国家总体安全。
2.水安全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事关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在防洪安全方面,随着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及防洪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因洪涝死亡人数不断减少,但洪涝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一直存在。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洪涝造成的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损失组成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这警醒我们,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重视防洪,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供水安全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饮用水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当前,我国城市供水保障程度较高,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还有提升空间,部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尚有待解决,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粮食安全方面得益于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2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的75%,经济作物占全国的90%,有力确保了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韶山灌区水源——洋潭水库/郭晓
在经济安全方面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亟须水安全保障。从过程上看,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包括水在内的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质量为基础,强调绿色、环保、低碳、节约;从结果上看,高质量发展从关注经济增长一个维度,转向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水的资源、环境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生态安全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水土流失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治理等,事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事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是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3.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逐渐显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渐趋加大、跨界水资源争端日益加剧要求“为国家守护水安全”
2019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18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正在加剧。《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显示,60年来,我国降水量总体呈微弱增加趋势,但降水变化趋势区域差异明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和西南诸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松花江、长江、珠江、东南诸河和西北内陆河流域呈增加趋势。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禀赋的影响是长期的,将对现有的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形成挑战,直接影响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我国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对守护国家水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我国地域辽阔,西南、东北和西北拥有众多国际河流,跨界河流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跨界水资源争端明显增多,且水问题政治化趋势明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重要问题。这要求我们从守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处理好与周边地区的水外交,预防和解决好跨界水资源冲突,避免水资源问题成为不安全因素,更好服务国家整体外交。
“为国家守护水安全”,就是要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待水利事业发展,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结合行业特点,着力破解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老水问题,有效支撑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
关键是把握两个重点: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立足于防御特大洪水、极重干旱,加快健全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筑牢工程防御体系,不断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全面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二是支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根本要求,重大国家战略事关长远发展。水利改革发展必须深度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国家发展大势中找准定位和支撑点、发力点,突出抓好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更好体现行业担当和价值。


刊于《中国水利》2020年第11期,原题为《新时代水利人的历史使命》,略有删改作者/陈茂山(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博编排/吕彩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